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:紫苏叶又称紫苏、紫苏叶、子叶叶、红紫苏、红紫苏、红紫苏、皱紫苏 紫苏叶的作用是治疗风寒感冒、胸闷温病、气虚者忌腹、头痛、咳嗽、紫苏叶。
基本概述
药名:紫苏叶
别名:紫苏、紫苏、红紫苏、红紫苏、红紫苏、皱紫苏
性味:辛、温。
归经:入肺脾经。
功效:散寒解体,理气。
主治:风寒感冒,头痛,咳嗽,胸腹胀满。
用法用量:煎汤,5--9克,不宜久煎。
药材来源:紫苏叶是带有紫苏枝条的幼叶。
处理方法
取原料药材,除去杂质和老梗,或用清水喷洒,稍稍润湿,切成宽丝,晾干,加工后置于干燥容器中,置阴凉干燥处。
功效
1、紫苏叶可以驱散血邪。 《北京遇上原》
2、紫苏叶祛寒除热,治空调。 (孟旭)
3、紫苏叶出汗,缓解感冒头痛,化痰,平喘。 《滇南本草》
4、孕吐紫苏叶:紫苏茎叶15克,黄连3克,水煎。
5、紫苏叶开心经,益脾胃。书之书
6、紫苏叶治蟹毒:将紫苏汁煮沸后饮用。 (《金匮要略》)
7、紫苏叶止血;治痔疮,煎服。 《陈彦本草》
8、紫苏叶治伤寒胜于打鼾:一把赤苏,三升水,烧开两升,喝一点。 (“固定肘后部”)
9、紫苏叶用于治疗割伤:紫苏捣烂敷,疮口自闭。 (《浅谈夜翁的实验秘方》)
10、紫苏叶开气化痰益肺,调和血,温中,止痛,平喘,安胎。 “大纲”
11、感冒用紫苏叶:紫苏叶10克,淡蓝色5枝,生姜3片,水煎服。
12、紫苏叶治咳嗽气短:紫苏茎叶一两(锉),人参半片。上二味,粗捣过筛,每服三钱匕,一杯水,煎至七分,去泥,温热,每日再服。 (《圣清真寺路》紫苏汤)
13、紫苏叶用于吃鱼蟹引起的呕吐、腹泻、腹痛:紫苏味辛,性温,可解毒鱼蟹。鱼蟹中毒后,可与单味紫苏或生姜共煎。使用相同的。
14、紫苏之心促陈之玄药,轻药也。所以主能量低了就可以释放,能量高了就可以释放。叶子倾向于散开,茎倾向于散开,种子两者都有,但性质稍慢。 《本草成雅板歌》
15、紫苏叶补气。治心腹胀满,止霍乱转筋,吃开胃菜,(治)一切冷气,止脚气,开大、小肠。 《日花子本草》
16、紫苏叶治金疮出血:嫩紫苏叶、桑叶,捣成糊。 (《永磊千方》)
17、紫苏叶治胸膈充血打嗝:紫苏茎15克,陈皮6克,生姜3片,水煎。
18、紫苏叶治感冒发热:7.紫苏叶、防风、川芎各5克,陈皮5克,甘草3克。加入两片生姜,翻炒。 (“不知道需不需要看医生”苏夜棠)
19、紫苏叶用于孕妇胎动不安。麻根30克,紫苏茎10克,水煎。
20、紫苏叶治急性肠胃炎:紫苏叶10克,藿香10克,陈皮6克,生姜3片,水煎。
21、紫苏叶治外感风寒头痛:紫苏叶10克,桂皮6克,葱白5枝,水煎。
22、紫苏叶用于胸闷、恶心等症状:紫苏用于脾胃气滞、胸闷、恶心、恶心。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可以使用。临床上,宽中作用常与藿香配合使用。
23、紫苏叶60克,浓汁煎茶,或加姜汁十滴。
24、紫苏叶治胎气不和。当你接近你的知己时,你会充满痛苦。名曰紫玄:大腹皮、川芎、白芍药、陈皮(去白)、紫苏叶、当归(去芦、酒浸)各一二,人参、甘草(焯)各半两。顶部剁细,每服四钱,水半杯,生姜五片,葱白七寸,炒至七分,空温。 (《济生方》紫苏饮)
25、食蟹中毒紫苏叶:紫苏叶30克紫苏面的功效与作用,生姜3片,煎服。
26、苏夜心的散散功,擅长破寒冲下,扩张胸腹,消除饱胀。故可治胸痹证,通经达经,散风散寒。中外药双解。 《长沙医药解决方案》
27、紫苏叶治风寒气死:干紫苏叶150克,陈皮200克,酒四升,煮一升半,分服。 (“固定肘后部”)
28、紫苏叶:缓解鱼和龟中毒
29、紫苏叶用于感冒和风寒:紫苏能散寒,发汗强。用于恶寒发热、无汗等风寒症状。利用;若症状伴有气滞,可与大花蕙兰、陈皮同服。
子宫脱垂:紫苏叶60克,煎服,熏洗。
30、紫苏叶有安胎之功,常与砂仁、陈皮合用,治疗痛经和胎动不稳。
31、紫苏叶行气散寒。 “不要录音”
32、消肿紫苏叶:紫苏茎20克,带皮蒜头1个,老姜皮15克,冬瓜皮15克,水煎。
33、紫苏叶治胸痈肿痛:常服紫苏汤,捣烂。 (《海仙方》)
34、紫苏叶治阴囊湿疹:紫苏茎叶适量,用水泡洗患处。
35、紫苏叶治蛇、蟑螂:将紫苏叶捣烂饮用。 (《千金坊》)
36、紫苏叶治寒泻:紫苏叶15克,水煎,加红糖6克。
怎么吃
罗勒叶炒蜗牛1只
材料:田螺、紫苏叶、沙茶酱、蒜末、豆豉等少量。
如何:
1、烧红锅,放油,放入蒜末、罗勒叶、沙茶酱、豆豉等,炒香。
2、加入螺蛳继续翻炒,溅入沸水中,加精盐调味,炒至熟。
3、勾芡加香油,香油加到盘子里。
功效:蜗牛的肉质丰满细腻,味美,清淡爽口。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。
2紫苏叶茶
制作方法:罗勒20克,捣烂,放入保温瓶,倒入适量开水,浸泡15分钟,常饮。每日 1 剂。同时,使用药渣(用于捣碎新鲜产品)作为局部热敷。
功效:散寒理气,消肿。
禁忌症:初乳痈肿,乳房胀痛,恶寒发热,头痛。
禁忌:高热出汗者禁用。
注意:紫苏性味辛温,具有散寒、理气、滋补的作用。临床上常用于感冒、恶寒、发热、咳嗽、气喘、胸腹胀满、胎动不安、鱼蟹解毒。药理研究:紫苏有解热作用,抑制葡萄球菌生长。此方用于初发乳痈,可消肿止痛,散寒解热。若配以“六神丸”口服,每次20粒,一日2次,效果更佳。
来源:《海仙牙》
三片紫苏叶粥
组成:紫苏叶10克,大米100克。
制作方法:将苏叶洗净,放入锅中紫苏面的功效与作用,加适量水,浸泡5-10分钟,煎取汁,加米煮成稀粥,或将鲜苏洗净叶子,切块 细,待粥煮熟后,加入粥中,再煮一、二次上桌,每日1-2剂,连服2--3天。
功效:解表散寒,行气中。
主治: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,头痛身痛,鼻塞不汗,腹胀,恶心呕吐。
注:中医认为苏叶性辛温,入肺脾经,有散寒散寒之功效。又可行脾行血,扩中。尤其适用于外风寒内湿郁症。夏季湿热侵袭,四肢困倦,胸腔饱胀,食欲不振。散表散寒、芳香利湿,有强身健体之功效。
提示:
1、紫苏叶应该分为苏叶和苏茎。两者的药用部位不同,作用也不同。茎质较易入气,宜选用苏茎,理气顺畅适度。
2、本品为芳香药,不可长时间煎炸;
3、本品辛温,有耗气之弊。气虚者慎用。
4紫苏叶粥
材料:粳米100克,紫苏叶15克,红糖。
制备方法:粳米煮粥,紫苏叶煮粥,加红糖搅拌均匀。
功效:适用于感冒、感冒、咳嗽、胸闷不适。
注意:紫苏叶具有补肺气、散寒、行气的作用。配以健脾胃的粳米熬粥。
5紫苏叶汤
成分:紫苏叶麻黄30克(去根、去节、汤煮、去沫、烤) 杏仁45克(浸汤、去皮、削尖、双仁、炒) 甘草60克(烤,归档)15g
用法:上四味,粗捣碎过筛。每服9克,加水220毫升,煎至140毫升,取出温热随时服用。
主治:伤寒咳嗽。